
淋巴瘤,这个发病率年增长5%-7%、全球年死亡超20万的“沉默杀手”,在我国年新发病例约10万。面对复发难治(R/R)淋巴瘤患者,传统治疗常束手无策,自体移植(auto-HSCT)仅适用25%患者,其中仅10%能长期缓解[1]。
这时,CAR-T细胞疗法的诞生,彻底改变了战局!
目前,CAR-T疗法已在多种淋巴瘤中展现强大实力:
- 弥漫大B细胞淋巴瘤(DLBCL): CAR-T已成为二线治疗新标准,显著提升缓解率和长期生存。部分患者实现长期无病生存,甚至临床治愈。研究正探索将其用于更高危或更早期患者(如一线治疗失败后)。
- 套细胞淋巴瘤(MCL): 针对传统药物(如BTK抑制剂)治疗失败的患者,CD19 CAR-T展现出惊人效果,带来深度且持久的缓解,成为这部分高危患者的重要选择。
- 惰性淋巴瘤(滤泡性/边缘区): 虽然这类淋巴瘤进展较慢,但反复复发是难题。CAR-T在多次复发的患者中表现出较高缓解率,为难以治愈的惰性淋巴瘤患者提供了强有力的新武器。
治疗难度极大,是当前研究焦点。
- 主要挑战在于缺乏理想靶点(肿瘤细胞与正常T细胞表面蛋白相似),且自体细胞制备易受肿瘤污染。
- 靶向CD7、CD30、CD5等的CAR-T疗法已在早期临床试验中显示一定潜力,但安全性和有效性仍需突破。
CD30是经典型HL的标志。靶向CD30的CAR-T疗法在小规模研究中让部分患者获得缓解,但持久性仍是挑战,更大规模研究正在进行。
1、优化治疗策略:如何更精准地选择患者?何时是最佳治疗时机(一线?二线?巩固治疗?)?如何进一步提高安全性和疗效?
2、突破治疗瓶颈:在T细胞淋巴瘤和霍奇金淋巴瘤中,需寻找更优靶点、解决细胞污染、克服抗原丢失等问题。
3、探索联合增效:如何将CAR-T与现有疗法(如小分子靶向药BTK抑制剂、双特异性抗体、抗体偶联药物、放疗等)或新型疗法(如双靶点CAR-T)科学组合,达到“1+1>2”的效果?
4、降低成本与普及:让更多患者受益于这种先进的治疗手段。
随着研究的深入、技术的迭代和临床经验的积累,CAR-T细胞疗法有望惠及更广泛的淋巴瘤患者群体,让“治愈”不再是遥不可及的梦想。
参考文献:
[1] 廖丹颖,梅恒. CAR-T细胞治疗淋巴瘤的进展[J]. 肿瘤药学,2024,14(1):9-15. DOI:10.3969/j.issn.2095-1264.2024.01.02.
[2] 梁爱斌,李萍. CAR-T细胞治疗淋巴瘤的研究进展[J]. 临床血液学杂志,2020,33(9):599-603. DOI:10.13201/j.issn.1004-2806.2020.09.003.
您是否是一位淋巴瘤患者,关于CAR-T细胞治疗还有哪些疑问?
欢迎热心病友评论区交流讨论,为其他病友提供宝贵的参考意见~
“评论转发,有惊喜”活动正式开始啦,积极热心评论和转发的朋友们可能会收到“小惊喜一份”,助人就是助己!
评论转发越多,概率越大,快来动动手指,参与进来吧~







