
边缘区淋巴瘤(MZL)是B细胞非霍奇金淋巴瘤(NHL)的一种亚型,是第三大常见的非霍奇金淋巴瘤[1]。它的出现改变了许多患者的日常生活。确诊之初,不少患者会感到迷茫和不安。然而,除了积极配合医疗之外,日常生活的调理与心理状态的调整,同样是战胜疾病、提高生活质量的重要部分。


- 加强日常监护:每日观察记录自身病情,如贫血、乏力、盗汗、发热等全身症状的变化表现、以及是否出现淋巴结肿大。
- 参与适度锻炼:骑车、太极、慢走等,以病友不觉疲劳为宜,并在活动中注意多补水。
- 注意卫生清洁:确保居室内干净整洁,如垃圾桶要加盖,每半日扔一次垃圾,饭前饭后勤洗手,采用七步洗手法确保清洗干净。
- 保证充足睡眠:白天多晒晒太阳,晚上控制自己不玩手机、电脑等,避免蓝光辐射对生物钟的影。
- 冥想是一种有效的调节方式。患者可以选择安静的环境,闭上眼睛,专注于呼吸,排除杂念。或者聆听舒缓的音乐,优美的旋律有助于调节情绪、放松大脑。每天坚持15–30分钟,能帮助放松心情、缓解压力。
- 有氧运动如慢跑、游泳等,也能促进身体释放内啡肽,这是一种能带来愉悦感的激素,有助于减轻焦虑和抑郁,帮助患者找回积极心态。
- 家人和朋友的支持在心理调适过程中同样重要。给予患者充分的陪伴与倾听,鼓励他们积极面对疾病,能让患者感受到温暖与力量。
- 患者也要主动调整心态,通过参加康复互助小组等方式,与其他病友交流经验、互相支持,共同面对挑战。
参考文献:
[1] Zucca E, Rossi D, Bertoni F. Marginal zone lymphomas. Hematol Oncol. 2023 Jun;41 Suppl 1:88-91. doi: 10.1002/hon.3152. PMID: 37294969.
[2] 王金玲.护理干预在肿瘤化疗引起的血液系统不良反应中的作用[C]//关爱生命大讲堂之生命关怀与智慧康养系列学术研讨会论文集(上)–临床心理关怀与医院人文建设的融合专题.2025.
[3] 淋巴瘤之家. 淋巴瘤患者家庭护理手册.
[4] 中国抗癌协会血液肿瘤专业委员会,等. 中华血液学杂志,2023,44(5):359-365.
[5] Nixon S, et al. Curr Oncol. 2023 Apr 18;30(4):4222-4245
[6] 中国临床肿瘤学会(CSCO)淋巴瘤专家委员会. 白血病淋巴瘤. 2022, 31(9): 513-526
[7] 刘国琼. 临床医药文献电子杂志,2017,4(92):18204-18205,18207. 2.https://mp.weixin.qq.com/s/i3UmaKIKECs_-O0sjChwfw
[8] 王平. 食品与健康,2013(10):40-41. 2.张淑香. 抗癌之窗,2013(5):35-38
[9] 曹丹丹. 实用中西医结合临床,2021,21(4):155-156
[10] 翟彦琴,等. 西藏医药,2022,43(1):106-107.







